董卓为什么要立献帝_戏品三国
董卓、三公九卿、文武百官、袁绍、袁术、曹操、等等,凡是剩下来的人,他们统统都是原先丙方阵营的人。因为:
1.他们都是同朝为官。并且都是外朝的官员。
2.他们都不是皇帝内朝的外戚。
3.他们都不是皇帝内朝的太监。
原先的外戚、太监都死掉后,他们所空出来的大量职位,就变成了所有外朝官员们的利润。大家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增值,由于人人都想分配的多一些,故此,又产生了新一轮的竞争。
在这一群所有的外朝官员之中,只有董卓的实力、资格都是最占优势的,所以董卓成为新秩序下的老大。
董卓在重新分配这些利润的时候,必须保证做到以下2点,方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:
1.让多数人公平。
2.让少数人不公平。
因为没有绝对的公平,无论你怎样分,总是有人会感到不公平的。既然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,那就干脆直接让少数人来承担不公平。
感到公平的人,不一定会对自己拥护,但感到不公平的人就一定会对自己敌视。因此,不公平的人只能是少数,名额必须有限。只要多数人是公平的,少数人就翻不起大浪。
那么,究竟让哪一部分人来承担不公平呢?最优选的策略是:
让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少数人不公平。
因为不公平的名额是有限的,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。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,无论怎样分,总是对自己有威胁的,所以,让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来承担不公平,是最经济的做法。
对董卓威胁最大的人有两派:
1.文派。是官员中级别最高的三公。不过三公的地位虽然高,但都是虚职,没有实权。
2.武派。是京中带武装队伍的军官。不过他们手里虽然有兵,但地位一般都不太高。
如果一但发生叛乱,这些手里有兵的下级军官一定是最具实力的。所以,这一部分人对董卓的威胁最大。让这一部分人来承担不公,是董卓的优选策略。
而在这一部分人中,袁绍、袁术两弟兄都是京中带武装队伍的军官,他们的叔叔袁隗则是太傅,三公一级的人物。因此,袁氏家族最具把持朝政的可能,袁隗是董卓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,要打击袁隗,先得拔掉袁绍、袁术两弟兄。
在前期大将军与太监的斗争中,袁绍、袁术等带武装队伍的下级军官都是杀太监有功的,是以什么名义杀的呢?以国家的名义,为国锄奸,为皇帝锄奸,故此,他们不是叛臣,而是皇帝的功臣。
是功臣就该封赏,一封赏就又加大了对自己的威胁。演变下去,会出现抗衡,或是战争。故此,必须设法把这些功臣的功劳给抹杀掉,找什么理由呢?从这些下级军官身上确实找不到什么正当理由,那就拿皇帝开刀。
把皇帝废掉,皇帝一废,这些下级军官的功劳也就等于废了。
小皇帝登基时间很短,和大多数官员都还没有建立利益关系,只有这些立有军功的下级军官们和小皇帝存在利益关系。小皇帝一废,利益关系就解除了。
大家私分的是皇帝的权利,在董卓的操纵下先完成分配方案,再叫皇帝签字通过,你们这些人原先的功劳,都去找那个破产了的皇帝去结帐吧。
这就是董卓废掉皇长子少帝又立皇次子为献帝的真正用意。不是为了欺负皇帝,而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。
如果董卓不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,仅仅只是为了便于自己操纵皇帝,那他就不会废长立幼,因为大儿子刘辩没有小儿子刘协聪明能干,这是公认的,相对来说,操纵大儿子比操纵小儿子要更加方便些。何必多此一举。
董卓走这一步棋,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,但这是一步要招,尽管会招骂,但还是要走。这步棋一走出,直接导致了袁氏兄弟连夜逃出了京城。
逃跑是正招。因为董卓的这个动作,明摆着就是冲他们来的,无论合作,还是不合作,演变下去,都是迟早要对他们下手。所以别人不怕,他们最怕,逃命要紧。
通过废长立幼直接打击有军功的这部分对自己有威胁的人,间接震慑其他的人,再提拔大量对自己无威胁的名流名士作官,为以前的冤案平反,罢官的复职,使受益的成为多数人,董卓的位置就稳了。
废长立幼,封建社会里这么大的事,也默认通过了,也没见哪路诸侯为了忠于皇帝而起兵讨伐他的。为什么?因为受益的占到了多数。
袁氏兄弟逃出了京城后,一个向北跑,一个向南跑,他们的职务换上了董卓的人,这个时候,已不构成威胁了,于是,又变成了董卓拉拢的对象。
董卓封袁绍为渤海太守,封袁术为南阳太守,京官变成了土皇帝。又加地位低的袁术为后将军,使他兄弟不和。
就目前的局势来看,董卓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代名相的外在条件,但是,他的内在素质,还是低了。
日期:2018年10月31日 08:37:59 星期三 分类:
深度好文 浏览(1805)
本文地址:http://dh.syom.cn/goodtext/3395.html
温馨提示:本页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或来源于网络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,请仔细甄别!本站只为传递信息,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,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若侵犯你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删除!QQ:345952779
留言咨询